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

第291期

Earth Store Sutra

(接上期)

現在這段經文上,佛說他以佛眼觀故,他用佛眼觀察來到忉利天宮的諸佛菩薩、聲聞、緣覺、辟支佛、天龍八部,「猶不盡數」:我都不詳細知道這個數目。釋迦牟尼佛說,「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」,在很久以前「已度」:什麼是已度呢?就是過去的諸佛,這些已度的眾生,是由地藏菩薩度化已經成佛的。「當度」:就是現在這一切的菩薩,是地藏菩薩在過去因地度化他們。「未度」:就是未來的一切天龍八部、天人、一切的眾生,這是未度的。「已成就」:已經成就了。「當成就,未成就」:「成」字在這部經典上當什麼講呢?當「盛」字講,就是很茂盛。「就」字當什麼講呢?當「高」字講,高低的那個高。言其所成就的果位很大,很茂盛,而且又很高的。為什麼這個「就」字當「高」字講呢?因為他成就的這個果位,是很高的。又當「孝」字講,就是孝順父母的孝字。在中國這個孝字,不是一般人可以擔得起的,那誰擔得起?皇帝。古來皇帝以孝道來治天下,他成就最高的德行。因為這是皇帝以孝治天下的這種孝道,所以叫「成就」。

而在這部經上地藏菩薩已經幫助一切眾生成佛了。那麼,現在幫助眾生做菩薩,將來又幫助這一切的眾生,成就他們最高的佛果。這個意思具足「種、熟、脫」這三個字──種,是把種子種到地下;熟是成熟了。譬如種穀子到地下,經過耕培灌溉的功夫,然後成了。成了,這叫熟。熟一段,然後又應該脫了。就是沒有種善根的眾生,令他種善根;已種善根的眾生,令其增長;已經增長善根的,令其成熟;善根得到成熟了,就令其得到解脫。所以「成就」有這三種的意思。

「文殊師利白佛言」:文殊師利又對佛說,「世尊!我已過去」:我文殊師利在過去,「久修善根」:很久很久以來,就修這個善根。「證無礙智」:已經證得到無礙的智慧。無礙智就是四無礙辯,四無礙辯也就是四無礙智。「四無礙辯」,辯才有四種:

法無礙辯:講出來的法非常有道理。雖然是一個道理,但能分別出來有百千萬種那麼多的道理,可是百千萬種道理歸納起來,還是一個道理。
義無礙辯。
辭無礙辯:這是說出來的言辭非常有道理。
樂說無礙辯:樂說就是歡喜講。

「聞佛所言,即當信受」:說我文殊師利在過去修大乘法,所以現在佛一說什麼我即刻就信受了。「小果聲聞」:可是小乘的人呢?小果就是小乘的果位──聲聞、緣覺。「天龍八部」:和八部鬼神龍眾,天、龍、夜叉、乾闥婆、阿修羅、迦樓羅、緊那羅、摩睺羅伽。「及未來世」:和未來世「諸眾生等」:所有一切的眾生等。「雖聞如來,誠實之語」:雖然聽見佛所說的話是誠實之語。「必懷疑惑」:你看!佛所說的話這麼樣的誠實,他們還生疑惑,何況我的弟子?我講經他不相信,要跑了,這也難怪的。你看文殊師利說,對於佛講的誠實之語,一切天龍八部都不相信,都生懷疑。

現在講經,有的人以為這是很平常的,其實你能聽到人講經,這是最不容易的一件事,最難最難了。尤其在美國這兒,你看有幾個地方講呢?尤其是這樣照著經典,一字一字把經裡所有經文的意思都講出來,這是沒有的,在西方國家裡可以說是很少、很少的。雖然是很少,但因為西方人從來也不明白佛法,所以現在聽見真實的佛法也不認識了。就好像沒有看見過金子的人,你給他金子,他就拿這個金子當銅來看。拿金當銅、拿鑽石當玻璃,因為他不認識,所以你給他講真正的佛法,他說這是很平常的,說這是講外邊的,不是講裡邊的。其實,如果外邊都不明白,裡邊怎麼會明白?要裡外雙管齊下。你不明白理,就不能修行;你不修行,也不會明白理。所以要解行相應──解就是明白佛法;行就是照佛法去實行。

你看釋迦牟尼佛說這部《地藏經》的時候,連文殊師利菩薩都提出來說,恐怕小果聲聞、天龍八部,和未來的一切眾生,不能信受。因為他們沒有善根,善根不夠,所以雖然聽見佛所說誠實的話,必懷疑惑,他心裡必定生出一種疑惑來。「設使頂受」:雖然頂受,假設他就是暫時頂受了,這麼信一個很短的時間。

好像有人也是一樣皈依,但是他不生信心,因為在他腦裡頭充滿了邪知邪見,你對他講正法,他也不懂得。因為聽不懂,所以「未免興謗」:他免不了生毀謗。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,文殊師利菩薩就這樣提議,「唯願世尊」:我現在唯願世尊您!「廣說地藏菩薩摩訶薩」:多說一點有關地藏菩薩摩訶薩,這位大菩薩,在「因地作何行,立何願」:什麼叫因地呢?因地就是前生,就是宿世。作何行──他是修什麼行門?立何願──所發的是什麼願?我們人發願,無論發什麼願,必須要履行我們的諾言。照著我們所說的話去做,不能改變的,無論什麼樣的困苦艱難,都要依照願力去做。「而能成就不思議事」:而這尊地藏菩薩,他能成就這種不可思議的事,這種不可思議的境界。

佛告文殊師利。譬如三千大千世界。所有草木叢林。稻麻竹葦。山石微塵。一物一數。作一恆河。一恆河沙。一沙一界。一界之內。一塵一劫。一劫之內。所積塵數。盡充為劫。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已來。千倍多於上喻。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辟支佛地。

「佛告文殊師利」:釋迦牟尼佛告訴文殊師利菩薩,說我現在舉出一個比喻。譬如什麼呢?「譬如三千大千世界」:在這三千大千世界裡邊,「所有草木叢林,稻麻竹葦」:這些東西都不單單只有一個,而是所有的木,所有的叢林。草多了叫叢,木多了叫林。稻是吃的,麻是用的。三千大千世界內的竹子、葦,你算算有多少?你能數得過來嗎?數不過來的。「山石微塵」:微塵多了變成山。三千大千世界裡這麼多的東西,每一類「一物一數」:一件東西作一個數目。作一個多少數目?「作一恆河」:每一種草作一條恆河。有多少草,就有多少恆河,所以這個數目根本就數不過來。不只草、木、叢、林、稻、麻、竹、葦都是這樣,一種東西就作一條恆河,不是單提出來一件,而是每一件作一恆河,兩件作兩條恆河,三件作三條恆河,四件作四條恆河……。草木是沒有數量的多,恆河也就沒有數量的多。所以這就表示數目太多了,根本就沒有法子計算得出來。

「一恆河沙」:那每一件東西作一條恆河,你說這恆河沙有多少呢?「一沙一界」:所有恆河沙裡的每一粒沙,又作一個三千大千世界。「一界之內,一塵一劫」:這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每一粒微塵又作一個大劫。「一劫之內,所積塵數」:在這一個大劫中,所積聚到一起的這些個微塵的數目。又「盡充為劫」:每一粒微塵再變成一個大劫。而「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以來」:他證得十地的果位到現在,「千倍多於上喻」:還比那些多得很多,比起上邊的比喻,多過一千倍還不止。「何況地藏菩薩在聲聞、辟支佛地」:何況地藏菩薩,他以前做聲聞時不知經過多長的時間;做緣覺、辟支佛,又不知道經過多長的時間。所以地藏菩薩他這種的行願是太久了。

文殊師利。此菩薩威神誓願。不可思議。若未來世。有善男子善女人。聞是菩薩名字。或讚歎。或瞻禮。或稱名。或供養。乃至彩畫刻鏤塑漆形像。是人當得百返生於三十三天。永不墮惡道。

「文殊師利」:釋迦牟尼佛叫文殊師利,說「此菩薩威神誓願不可思議」:此菩薩是哪一位菩薩呢?就是地藏菩薩,他的威德和神通及誓願不可思議,度一切罪惡深重的眾生,他用威神來折服他們。他發的誓願是:

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

地獄哪個時候不空,他不成佛的;

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

他要把所有的眾生度完了,他才成佛。若有一個眾生沒有度完,他就不成佛,所以他才經過這麼長遠的時間還沒成佛。因為這個眾生度完了,那個又來了,總也沒完。不是這個眾生出世,就是那個逝世了;那個眾生逝世,這個眾生又出世了。出世的眾生總是比逝世的眾生多過十倍、百倍、千倍、萬倍。你看我們現在計算三藩市死的人多呢?還是出生的人多?死的人要等到老了,又有病,才會死;出生的只等懷胎十月,就可以出生,非常的快。因為人要經過幾十年才死,所以出生比死的超過幾千萬倍,因此累得地藏菩薩到現在也不能成佛。

(下期待續)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