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示

十法界不離一念心

Dharma Talks

宣公上人開示

這十法界從什麼地方生出來的?
就從我們人現前一念心生出來的。

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;

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

「若人欲了知」:假設一切的人若想要知道、要明白「三世一切佛」:三世一切佛都是人成的。

「應觀法界性」:應該看看這個法界性。這法界的眾生,各有個性。你有你的性,我有我的性;你的脾氣就比我大一點,我的脾氣就比你深一點。你說是不是不一樣的?豬有豬性,馬有馬性;男人就有男人性,女人就有女人性,各有其性。歡喜吃甜的,這是有個甜性;歡喜吃酸的,就有一個酸性;歡喜吃辣的,就有一個辣性;歡喜吃苦的,就有一個苦性,這個修行也是苦性。樹有樹的性,花有花的性,草有草的性。各有其性,所以說「法界性」。你們現在明白了沒有?以前你們都以為是法界性,現在是法界之中的「眾生性」。

「一切唯心造」:《華嚴經》上說:「萬法唯心造」,佛就是由你心造成的。你心要是修佛法,就成佛道;你心歡喜菩薩,就行菩薩道,成菩薩。乃至於你心願意墮地獄,你就往地獄那兒跑,將來就墮地獄。所以說「十法界不離一念心」。

(一)佛法界

不大不小,非去非來;

微塵世界,交映蓮臺。

「不大不小」:當我第一次聽到梵文「佛陀」(Buddha),就聽成一個「不大」。「不大」是什麼?是佛。就是沒有貢高心、沒有我慢心、沒有一個我。「不小」,也不小;若不大,可是會小,那也不是佛了,所以又不小,不大不小。

「非去非來」:佛的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的,無在無不在的,你若說他去,去到什麼地方?你若說他來,又來到什麼地方?根本他的法身是周遍的,不是單單就在我們這一個世界,而是所有微塵微塵那麼多的世界,無量無量無邊無邊那麼多的世界,都是佛的法身,所以說「微塵世界」。

「交映蓮臺」:交映,就是這個法界這佛的光照著那個法界的佛。那個法界那佛的光又照著這個法界。佛在蓮臺上坐著,互相放光動地,不但六根門頭放光動地,每一個毛孔上都是放光動地。每一個毛孔又現出來微塵世界無量無邊那麼多的諸佛,就在那一個毛孔上現出來。每一個佛都是這樣子放光,無量無邊的。光與光不衝突,光與光都是和的,所以我們佛教是和光的。我們人與人也不要相衝突,這個交映就是你的光照著我,我的光又照著你,光光相照,孔孔相通,和大梵天王那個網羅幢一樣的,帝網重重,無盡無盡,這是第一個佛法界是這樣子的。

(下期待續)
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