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接上期)
惟願世尊,大慈哀愍,開示我等,奢摩他路;令諸闡提,隳彌戾車。
惟願世尊,大慈哀愍,開示我等,奢摩他路:「哀愍」,也就是哀憐而愍念。現在我只有一個希望,我祈願世尊大發慈悲,救我的苦,給我樂,哀憐憫念我們。我現在不明白,請佛來指示我阿難和這在會的大眾,關於這個修定、修寂靜法門的道路,使我們都得法獲益。令諸闡提,隳彌戾車:令一切的闡提,毀壞惡知見,免得他們有這樣的毛病,墮落到不乾淨的地方。「令」,就是使令。
「闡提」,是印度話,翻到中文叫「信不具」;就是信心不完具,也就是沒有信心。又有一個翻譯,叫「焚燒善根」。焚,就是用火把它焚了、燒了;他的善根燒了,剩下的就是惡根了,所以信不具。闡提是最不容易度的,你和他講道理,他總有一種不信的心:「哎,這個簡直的!哪有這個道理呢?」你講得怎麼好,他也不相信。就好像當初的拘絺羅,他以「不受」為宗,無論你講什麼法,他也不聽也不接受,這就叫「闡提」。
「彌戾車」,翻作「樂垢穢」。怎麼叫樂(音垃)?就是歡喜。這個樂也可以讀「耀」。垢穢,就是非常骯髒,非常不乾淨的地方。「樂垢穢」,他就歡喜不潔淨的地方。所以我們人一定要清潔一點,不要專門歡喜骯髒。又有一個翻譯法,叫「惡知見」。人家知見都是善的,他這種知見是惡知見,專門出壞主意,專門流毒水。流毒水,意思就是不單對自己不好,而且影響其他的人也都不好了。「隳」,毀壞。墮字念「灰」時,通「隳」。墮,就是墮落到那裏邊去。什麼樣人墮落到那兒呢?就是闡提,他就歡喜這個不乾淨和惡知見的地方。
這個「闡提」,在《涅槃經》上有提到。道生法師以前講《涅槃經》,那時候《涅槃經》還不全,他講《涅槃經》的前半部,後半部還沒有傳來中國。經的前半部上,講「闡提無佛性,不能成佛」;一般的法師講經,就都說「闡提不能成佛」。在經的後半部,就說到「闡提也可以成佛」。但是那時候,沒有後半部的經,道生法師講經時就不依照經文講,而說「闡提也可以成佛」。
因為這樣子講,一般的法師就都反對他,就都妒忌他,說他別開生面,認為他這個講法是與人不同的。那麼道生法師遭人妒忌,他再講經,也就沒有人聽了。為什麼?說他講得不對,與經旨不相合,違背經義;經上說是「闡提不能成佛」,他硬說「闡提可以成佛」,佛所說的經典,他都認為不對了。其實,他並不是說得不對,也不是說佛說得不對;是他明白那種道理了,所以雖然沒有見到後半部經,他已經悟出佛不會這樣說法的。
那沒人聽他講經了,他就跑到蘇州。那兒有一座虎丘山,他到那山上,對著一些石頭講《涅槃經》。講講,講到「闡提無佛性」這兒,他就問:「我說這個闡提也有佛性,你們說對不對?」山上這一些個石頭就都點頭。所以說「道生說法,頑石點頭」,也就從這個地方來的。石頭本來是無情的東西,不會動彈的,他講經講到這兒,頑石都同意他這個講法,都向他點頭了,說他講得對。
那麼這裏邊又有一個道理,當時道生法師講《涅槃經》,為什麼頑石點頭?我相信這些頑石的上邊,都有鬼神在那兒聽經呢!或者坐到石頭上,或者跪在石頭邊──不會躺的,因為聽經要坐著。等到道生法師一問的時候,這一些鬼神就都同意他,所以就令那些石頭搖動起來了,石頭也點頭了!這是一個意思。或者這一些石頭,在過去生的時候,也都有靈性的,在石頭上附著,所以它們也就同意道生法師這個講法。
作是語已,五體投地,及諸大眾,傾渴翹佇,欽聞示誨。
作是語已,五體投地:阿難說完了以上的話之後,就五體都接觸到地上來禮拜釋迦牟尼佛。「五體」,就是兩手、兩足,再加一個頭。在佛教裏,五體投地是一種最恭敬的禮儀。阿難是最恭敬佛的,所以就五體投地。及諸大眾:不單阿難這麼拜佛,這一切的大眾也隨著拜的。拜了,然後傾渴翹佇,欽聞示誨:很渴望地來注意聽佛講話,甚至於把腳跟翹起來站著望佛,很恭恭敬敬等著,要聽佛來開示教誨。
「傾」,就是傾耳靜聽。所謂「摘著耳朵聽」,就是用耳朵注意聽,這叫傾聽。「渴」,又好像人沒有飲水,非常地乾渴枯燥,渴得不得了。對於什麼渴呢?對於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。阿難請問定的道理,等著釋迦牟尼佛說這法,就好像口乾得不得了,正需要水來飲;這一些人的法身慧命,也都乾枯得不得了,等著佛用法水來灌溉,滋潤他們的法身慧命。「翹」,是把腳跟翹起來站的樣子。本來是在後邊坐著,恐怕聽不見,就站起來等著聽。「佇」,是久站。大約離佛遠的地方,也望不見佛,所以把腳跟翹起來就這麼站著盼望;連等著佛說法,都這麼看著佛。「欽」,就是很恭敬的;「誨」,是教誨,等佛來教誨他們。
這都是一種表示,形容聽法人的這種恭敬。這是結集經藏的人用這個字眼,來表示這些人都歡喜聽。為什麼他們看佛呢?因為佛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人人都歡喜見佛這相好莊嚴。我相信當時在這個法會裏邊,有些大菩薩、大阿羅漢、大比丘,也有在家的人,都歡喜看佛這個相好,和阿難這個見解都差不多的。阿難因為佛三十二相而出家;這一些王公大臣、長者居士,大約也因為佛三十二相而來聽法。
爾時世尊從其面門,放種種光,其光晃耀,如百千日。
爾時世尊從其面門,放種種光:當爾之時;當什麼時候?就是阿難五體投地,大眾都傾渴翹佇,欽聞示誨的這個時候;佛在面上放出種種的光。
什麼叫「面門」?一般普通的中國字說「面門」,就是「臉」。你不要到佛的臉上再去另找一個門,說:「喔,佛的臉上還有個門吧?」佛臉上沒有門,有窗戶──眼睛就是窗戶;鼻孔是兩個洞,大約有人可以在裏邊修行打坐都可以的。不但佛的鼻孔可以,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的。若說是門呢?這口可以說是門;但是不必這樣去鑽這個字義,「面門」就是「面」了!
這「種種光」,就不是一種,而有多種。有多少種呢?有五色的光,五色裏邊,又分別出很多的顏色;總而言之,就很多顏色這種光。其光晃耀,如百千日:這光是晃來晃去的,比下雨天閃電的光都大,比我們這電燈的光都大!就好像什麼呢?如百千個太陽這麼大的光。
你看,現在我們所住的這個世界,這個太陽的光是很大了!但是佛放出這個光,比一百個、一千個太陽那個光度都強。好像我們這電燈有一百度、兩百度,一千度的就比一百度的光得多。佛的光,比太陽強過一千倍那麼樣,你說這個光有多光呢?這是阿難結集經藏的時候,這樣地講;他身歷其境,他見過的,所以他這樣講。
(下期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