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接上期)
宣公上人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七日晚間開示於萬佛聖城
道德就等於日月,也等於天地,也等於人之性命。沒有道德就等於人沒有性命、沒有日月天地一樣。什麼是道德呢?就是以利益他人為主,以不妨礙他人為宗旨,也就是內心充滿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。
(一)仁:有仁愛的心,就不會殺生。
(二)義:具足一種知識,做什麼事都恰到好處 ,合乎中道,不太過也不會不及,不偏左也不偏右,事事合乎中道。懂義,就不會偷盜。講義氣的人不會偷他人的東西。
(三)禮:禮是一種禮貌、禮節。尚禮節就不會姦淫。偷盜與淫亂都是因為不合乎義禮,是違背常規的現象。
(四)智:有智慧的人就不會亂喝酒、亂吃迷魂藥,愚癡的人才會做出種種顛倒的事。
(五)信:有信用就不會打妄語。
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五常充足圓滿了,這就是道,就是德。所以道德是從心中生出,它的根本就在我們人的心裏頭,可是它生出來有種顏色。這種顏色不是青、黃、赤、白、黑,是一種德行之表現,是德行之光澤,故韓愈在〈原道〉中,有一段文說:「博愛之謂仁,仁而宜之之謂義,由是而之焉之謂道,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。」而孟子說:「仁義禮智根於心,其生色也,睟然見於面,盎於背,施於四體,四體不言而喻。」有德之人不單單面上有所表現,其背上也洋溢著德光,甚至於在四肢上也能顯現出來。這種德相雖然描述不出來,但人人皆能明白。德行的表現,才是真正的功夫學問,這種德行不能假裝的,虛假只會暫時騙人一陣子,不能長久。
修道就是要修真正道德,不妨礙他人,也不怕他人妨礙自己。誰妨礙自己都接受,逆來順受;誰對自己不慈悲,或不講道理,都是自己的善知識。能「逆來順受」,對橫逆能處之泰然,才見出你忍辱的功夫,不要因別人一句話就動了。有些人的「不動」是無慚無愧,這是不對。你要修的「不動」,是能忍人所不能忍,這才是真功夫,否則還須從頭練起。
道家以「三花聚頂」、「五氣朝元」,為道德圓滿之表現。這兩個名詞在某些佛教徒聽起來,說是外道。其實什麼叫外道?什麼叫內道?這個名詞並沒有什麼外內道,這是用來形容某種修行所成就的結果。「三花」就是精、氣、神,三者都變成一種光華。「五氣」: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五氣都圓滿,叫五氣朝元。
(下期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