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接上期)
第四是「消釋名題」。什麼叫「消」,也就是把文意解釋清楚。消釋名題──解釋這部經的名字,這名字是「地藏菩薩本願經」,也就是以地藏菩薩的名號作這部經的名字。地藏菩薩是個人。本願,是屬於法。這部經在七種立題裡邊是屬於人法立題。法,也就是一種業。本願就是他本來的行業──過去生中的行為和所造的「業」(karma)。
為什麼叫「地藏」呢?因為地能生長萬物。「藏」是寶藏,一切的寶藏都在地裏邊。這個藏也可以說是藏起來,藏起來就是隱藏起來,一切寶藏萬物,一切的東西,都可以在地裏埋藏起來。而這一位菩薩,就像大地一樣,能生長一切的萬物。又有無量無邊這麼多寶藏,在地裏邊,任人去發掘;誰要是相信這一位菩薩,就可以得到其中的寶藏。這個寶藏要什麼都有什麼;名貴的如:鑽石、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,無所不具,什麼都有的。如果你得到一塊大鑽石,有三百磅那麼重,那就成了世界第一大富翁了。我方才說三百磅,很多人都笑了,他們認為是太大;其實這是最小的一塊,太大的那個,簡直是你拿不動的。因為具足上列種種美德,所以這位菩薩叫「地藏」。
菩薩是梵語,翻成中文是「有情覺」,眾生裡邊一個覺悟的人。有可翻「覺有情」,自己覺悟後,再以自己所覺悟的道理,令其他眾生也覺悟。這就是自覺覺他,自己覺悟了,也願一切眾生覺悟;又可以說是自利利他,自己有大智慧,也願一切眾生有大智慧。有了大智慧,就不顛倒了。
「本願」不是現在的願,而是他從本以來就發的這個願。從本以來是什麼時候呢?是無量劫以前,他就發這個願,過去生中的願力,這叫本願。這就好像十二部經中講的「本事」,本事就是指過去生中的事。現在這地藏王菩薩本願,就是他過去生中所發的願,不是現在發的願,現在他已經履行他的願。他發什麼願呢?他說:
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;
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。
什麼時候,所有的地獄不空,他就不成佛;地獄要是完全空了,他才成佛。你們想一想,這個願力有多大?地藏王菩薩說:「我在地獄裏,接引一切的餓鬼,這些餓鬼一天沒有離苦得樂,我就一天不成佛;必須要地獄的餓鬼,完全都得到解脫了,離苦得樂,然後我才成佛。」
我們想一想,眾生造業是無盡的,煩惱也是無盡,那麼地獄怎麼會有窮盡的時候呢?除非眾生煩惱斷了,業障消了,然後地獄才會空。可是我們眾生的業障不能消,煩惱不能斷,地獄又怎會空呢?
而地藏菩薩發這種願,這個願力按照我們現在科學家、哲學家來評觀,是不是最愚癡的一種行為?最愚癡的一種思想呢?為什麼說最愚癡的一種行為和思想?因為他這樣想而發於行,有了行為表現。可是這一種思想和行為,是不是太笨了?為什麼太笨呢?這根本就是辦不到的事情,地獄根本也不會空。那麼,地藏王菩薩不是永遠都沒有成佛的機會了嗎?不是,這不是最愚癡的一種思想和行為,這是最慈悲的一種行為、一種思想,也是最孝順的一種思想和行為。
為什麼說是最孝順的一種思想和行為呢?因為地藏王菩薩觀察他的母親墮到地獄裏去,受了很大的苦,所以他要求佛超度他的母親。地藏王菩薩究竟是誰呢?就是摩訶目犍連尊者,他在地獄裏做菩薩。為什麼他要在地獄裏做菩薩?因為他感覺到他母親受這樣的苦,就想到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」這個問題,「如果我母親受這樣的苦,天下人的母親都會受這樣的苦。」所以他以「沒有分別」的這種平等的孝道,要度脫地獄的一切眾生離苦得樂。地藏王菩薩的願是這樣,他的願力要是講起來,是講不完的。
那麼現在再講一講「地」字。「地」有十種的意思,但這十種的意思,也無法講完「地」的功能,不過我講一個大概。第一個意思是「廣大」。你看地是不是廣大?有人說:「法師你不要講了,這地廣大的意思,人人都知道,你何必要講?」人人都知道,我更應該講,讓大家知道得更多一點。第二個意思是「眾生依」。所有的眾生,都依靠地而生。你說!哪一個眾生不是在地上活著?沒有在虛空裏頭活著的。第三個意思,「地無好惡」。地沒有所好,也沒有所惡,它不會選擇地說:「哦!你這個眾生,我叫你在這個地方;那個眾生,我不要你。」沒有的,無論是好的眾生、壞的眾生、善的眾生、惡的眾生;老虎也在這個地上,梅花鹿也在這個地上,仙猴也在這個地上,所有的東西都在這個地上,依靠這個地。並且它還不生一種好的心,也沒有一種惡的心。有人說:「那我懂,這個地根本沒有知覺。」你知道它沒有知覺嗎?地的知覺,不是我們的知覺所能知道的;地也有它的知覺,地,也是眾生之一。
第四是什麼呢?「受大雨」。天降下再大的雨,它也能承受。第五生草木。第六是「種所依倚」。種就是種子,一切的種子,也都埋在這個地裏頭。第七呢這個本來應該不講的,講了,你們人人都想去取寶,第七就是「生眾寶」。地裏頭有很多寶貝。第八「產諸藥」。一切的藥品都是從地裏頭產生出來的。第九是「風吹不動」。這個地,風是吹不動的,再大的颶風,也不能把地吹動。地震呢?那不是風吹的。第十是「獅子吼不驚」。獅子一吼,什麼都怕,但是地不驚。地有這十種的意思,所以地藏王菩薩就用地來代表他的名字。
這部經的名字是以人法為名,地藏菩薩是人,本願是法。這個本,就是根本,也就是本來,本來和根本就是「以前」的意思。表示這是地藏菩薩以前所發的願。他在無量劫以前,生生世世都發願盡孝道,孝順父母,為父母捨棄自己的生命,去救度父母,這是地藏王菩薩的願力。這個「經」字講過很多次了,不過在每一個講經法會,都應該講一講。為什麼呢?聽過經的,雖然明白這個道理;沒有聽過經的人,對於這個道理還不清楚,所以不妨重覆再說一下。有聽過經的人,對於這個道理還不清楚,所以不妨重覆再說一下。
「經」者,「徑」也。徑,就是徑路,修行的一條徑路;這條徑路是人人都可以從這條路走的。你想要成佛,必須要經過這條路,所以這條路就是成佛的道路,因此說經者,徑也。「經」又有繩墨的意思。什麼叫繩墨呢?好像中國的木匠有一個墨斗,線放在裏面,要畫直線時,這一條線拉出來,用手一彈,就有一條黑的直線畫出來,這叫繩墨。經就如繩墨,可以幫助我們分辨邪正。「經」也有結鬘的意思。結鬘就是用一條線,穿著一朵一朵的花,成為一串;而經把義理貫串起來,就如同結鬘一樣。
(下期待續)<