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

第276期

Shurangama Sutra

(接上期)

【編按】以下節自一九八八年八月「主觀智能推動力」講座

阿難尊者對佛說,他又有了意見,他想:前面又說內,又說外,又說根裏,這都說得不對。他現在一想,大概就是這個心目也在內,也在外。所以他說閉上眼睛,臟腑看起來是黑暗的,這就叫「見內」,這足以證明這個見、這個心在內。身上又有竅穴,睜開眼睛看見外邊光明,所以這個睛目在外邊,它是活動的,這就叫「見外」。所以,心也在內,也在外。

前面已經說,「不是在內,也不是在外」,他現在說「也在內,也在外」,用心意識來估計心王的作用。前邊他立的論,都是決定的意義;說是「就是這樣」,卻都被佛批評了,不成立了。這論立不住了,現在他就說模稜兩可的話,所以說「也在內,也在外」。最後他不敢說決定的,就說「是義云何」,這個意思是:「你看怎麼樣?」這是請問佛,如果佛給印證是這樣的,那就證明他這個對的。可是佛在後面的經文,就有一種批評。
阿難尊者盡在外邊用功夫,而沒有真達到這個寶所,沒有真正開大智慧,就因為他歡喜多聞,把定力疏忽了。定力疏忽,戒力也就不堅固;戒力不堅固,定力也就不夠了,所以真正的智慧也不能開,說來說去,都是說不到究竟處。所以我們研究這一部《楞嚴經》之後,就知道阿難犯了什麼毛病,我們也犯了什麼病。所有一切法,都是為治一切病,我們把這個病治好了,就真正明白佛法了。

──「主觀智能推動力」講座至此

佛告阿難:汝當閉眼見暗之時,此暗境界,為與眼對?為不對眼?若與眼對,暗在眼前,云何成內?若成內者,居暗室中,無日月燈,此室暗中,皆汝焦腑。若不對者,云何成見?

阿難請問佛:「這個道理您說怎麼樣啊?對不對呢?」佛也不答他對不對。佛告阿難:汝當閉眼見暗之時,此暗境界,為與眼對?為不對眼:「汝當」,就是「當你」。當你閉著眼睛,你說你看見暗了,這個時候,這個暗的情形,是和眼對著呢?還是和眼不對著呢?你說啊!現在你告訴我!

若與眼對,暗在眼前,云何成內:假設你說這個暗和眼對著,那麼這個暗在眼前,你怎麼說是見內呢?你講一講我聽聽!

若成內者,居暗室中,無日月燈,此室暗中,皆汝焦腑:假如你「在內」這個理由成立了。那麼你在暗室裏邊,沒有日、月、燈光,那難道這暗室裏邊都成你的三焦和臟腑了。為什麼?你看不見嘛!都成了裝屎、尿這些個東西。

「焦」是三焦──上焦、中焦、下焦。上焦在胃上,中焦在胃臍間,下焦在臍下。人這個三焦是很重要的,如果三焦有了病,就不容易治的。

若不對者,云何成見:假設你說這個暗境界,不是在眼前面,那你又怎麼看見的呢?你看都是看眼前的東西,眼睛後邊的東西你怎麼能看見呢?啊,這個你說怎麼辦?阿難下文不知又用什麼理由來和佛講了,這等我們講到下文就知道了。

若離外見,內對所成,合眼見暗,名為身中;開眼見明,何不見面?若不見面,內對不成;見面若成,此了知心,及與眼根,乃在虛空,何成在內?

佛又問阿難了,若離外見,內對所成:若你見暗時,是離開對外之見,你能以見內,和內裏邊對著,這成了一個「見」。合眼見暗,名為身中:那你合起眼睛看見暗,這算是看見身中了。開眼見明,何不見面:但你睜開眼睛見明時,你怎麼看不見自己的臉呢?

好像我方才說那個比喻,有人說:「我看見我的眼睛。」那你要照鏡子。你若要看見你的面、你的相貌,都要照鏡子。那時大約沒有鏡子,所以阿難也沒有答覆佛說:「我看見我的臉了,我照照鏡子就看見了嘛!」那麼現在佛就問:「你閉上眼睛見暗,這你叫『在身中』,你可以見到裏邊了。那麼你睜開眼睛見到外邊,為什麼又不能自己看一看自己的臉是什麼樣子呢?」

若不見面,內對不成:假如看不見自己的面,你怎麼能閉上眼睛看見裏邊呢?你內對就不成了!

見面若成,此了知心,及與眼根,乃在虛空,何成在內:假設你若說,喔,我可以看見我自己的臉!那你分別了知這個心和你的眼根,就是在虛空裏頭,不是在你的面上了。那你怎麼能說你這個心和見是在裏邊呢?

(下期待續)

X